坂本龍一日本個展遊記|「坂本龍一」就是一個不知怎將他歸類的名字|Rocco Mok
- Rocco Mok
- 2月21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已更新:4月3日

坂本龍一這個名字「應該」是屬於80年代的。
我說「應該」,是因為我也記不清楚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是什麼時候。在那個日本潮流文化仍稱霸香港媒體的年代,那個還沒有互聯網、一切資訊的接收還得靠電台、雜誌的年代,能去到我們耳邊的日本人名字都猶如巨星般的存在。當時年紀還小的我就只知到有一個這樣響噹噹的人物,但沒有機會聽/睇過他的作品。他既不是日本流行樂歌手、也不屬於電影明星。

「坂本龍一」就是一個不知怎將他歸類的名字。
長大後有機會回顧大島渚的 《戰場上的快樂聖誕》 及貝托魯奇的《末代皇帝溥儀》,才慢慢將記憶中的碎片重組,原來坂本龍一是一位很早成名的電影配樂家,又或乎前衞音樂家,大部分人對他的印象可能就止於此。直至今次適逢教授逝世兩週年的東京都現代美術館特別致敬展覽,我們與教授生前好友黃志淙籌辦東京的坂本龍一致敬團,親身去一趟日本,走過教授音樂的足跡,我才有機會深入了解這位日本國寶級的人物。

坂本教授不單是別人的好友及父親、他還是60年代日本學運的中堅分子、及至90年代後反核運動的堅守一員。「坂本龍一」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。或許他的前衞基因就深種於他成長的時代背景。生於戰後急速發展的日本;成長於東西文化衝擊的五、六十年代;熏陶於各種前衞藝術運動的學習環境;抓住了八、九十年代電影的黃金時代。一代偉大藝術家「坂本龍一」就是在這個時空下誕生。

去認識一個人物,與其經歷過的歷史和空間不能被切割。我們去過《草月堂》,走過教授當年媽媽帶他看前衞藝術表演的勝地;我們拜訪了四十多年前錄製《Merry Christmas Mr Lawence》的錄音室殿堂,聲音彷彿仍在空間裡迴盪;我們也去看了多場Live表演,感受日本爵士Live House文化,幻想教授與我們曾置身於同一個空間一起看表演。我們也預約到訪了半對外公開的《坂本圖書館》看教授看過的書,思教授所思。我們也到了生前負責聲音設計的新宿109戲院,去看了一場教授的演奏會,聽教授之所聽;我們也嚐過教授最愛的咖啡豆及到訪過的餐廳,嚐教授之所嚐。這一切都令我從另一個角度看到一個不一樣的東京。用一個人物/題目切入去深度認識一個地方,這個旅遊概念都是挺新鮮的。

今趟旅程不單豐富了對教授的作品的理解、也豐富了我對日本的想像,亦打破了我對旅遊局限的認知。
這樣多感官、多面向的旅遊導覽,全靠我們自己用心感受,親身去理解,由觀者自己重組意義。
這種不確定性、不急於定義、不需怎將事物歸類的觀看事物方法、不被框框限制我們的思考方法,或許就是坂本龍一先生想承傳下來給我們下一代的前衞性。
坂本龍一日本個展《 觀音.聽時|Seeing Sound, Hearing Time 》《觀音.聽時》《觀音.
地點|MOT 東京都現代美術館 東京都江東区三好 4-1-1
日期|2024年12月21日 – 2025年3月30日 10:00 – 18:00
作者:Rocco Mok
攝影:Rocco Mok、Nevin @n_yip99